卢光琇:13万“试管儿女”的母亲
从零开始研究人工助孕,创造了全国人工授精领域诸多第一 被誉为“中国试管婴儿之母”
中信湘雅举行的湖南首例试管婴儿诞生30周年纪念活动上,卢光琇教授和试管婴儿宝宝们欢乐合影。受访者供图
虽然是一名十几年站在手术台上的外科医生,为了“优生梦”,卢光琇拿起试管进入全新的辅助生殖行业。为国为民的敬业精神,让她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,成为我国著名生殖医学与医学遗传学家。其中,她带领团队通过人工助孕等方式,累计孕育诞生健康婴儿超过13万个,被称为“天下儿女最多的妈妈”、“中国试管婴儿之母”。
■三湘都市报·华声在线记者 李琪
为获得卵子,守在妇科手术室旁
1978年,英国诞生世界第一例“试管婴儿”。在湖南医学院从事局部解剖与外科手术学教学的卢光琇,敏锐地捕捉到在中国开展人类生殖工程研究的巨大意义。
研究人类生殖工程,精子卵子都是必备的原料。为能得到卵子,她抱着一个带温度计的罐子和开水壶,,守候在学校附属医院的妇科手术室旁。
虽然曾受到医生的冷眼甚至被轰走,备感委屈的卢光琇还是长期默默地等候着,同时让罐子始终保持在37度恒温,最后终于从手术室获得了试验的卵子。
正是在这种拼劲下,她顶着偏见与压力,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,从零开始了全新领域的研究,取得一系列突出成就。1981年,他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人类精子库,开展人工授精;1983年1月,中国第一例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婴儿来到人间;1986年,人类生殖工程研究室正式成立,在这一平台下,生殖医学快速发展;1988年6月,三天之内两例试管婴儿先后诞生,其中一例还是我国首例供胚移植“试管婴儿”……
义诊助患者,捐款帮贫困地区
虽然年近八十,卢光琇依旧坚持每周三次坐诊,风雨无阻。当听说患者挂她的号要排队几个月,她就每隔一段时间举行一次义诊活动,这让患者们激动不已。
上世纪90年代初,在湘西张家界天子山有个“傻瓜村”——汪家山村,那时卢光琇带领6个专题调查组,在这里进行了为期3年的实地调查,最后发现导致这里频繁出生低智力人口的原因,是因缺碘而引起的“克汀病”。她的调查报告为1994年国务院确定全民补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科学依据。2002年获悉汪家山遭山洪袭击后,她又专程探望,为乡亲们送去5万元现金。从2007年至今,她还捐出100多万元,帮助湖南贫困地区兴建和改善了5所希望医院、1所希望小学,竭尽所能为当地群众和孩子们创造好的医疗和学习条件。
即使年近八旬,卢光琇追求遗传优生的脚步丝毫没有松懈,反而更加大步前进,不但为所在领域引入人工智能,还构思了一条全生命周期的“帮你怀-帮你生-助你长-帮你存-给你用”的健康服务集群,涵盖辅助生殖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、儿童生长发育等8个专业领域,进一步引领精准医学发展。
中新网客户端8月23日电 (李金磊)民政部近期公布31省份2019年2季……
[详细]期待已久的手游翻滚下山Faly Tumblr即将登陆九游,这款手机游戏……
[详细]中新网7月27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,16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工……
[详细]